硫含量检测是能源、化工及环保等领域质量管控的核心环节,测硫仪的操作规范直接影响检测精度与设备安全。本规程以通用测硫仪为基础,整合实验准备、操作流程、维护要点及安全规范,旨在为操作人员提供简明、标准化的技术指导,保障数据可靠性与设备长效运行。
使用前请结合仪器说明书调整参数,操作中若遇异常应立即停止并联系技术支持。
测硫仪的操作规程可分为以下步骤,结合不同仪器类型及实验需求综合整理:
一、实验前准备
检查仪器状态
更换干燥管内的变色硅胶(每日一次),并确保异径管至电解池间过滤器的脱脂棉清洁。
检查气路、电缆连接是否正常,确认无漏气或松动。
确保仪器放置平稳,避免震动干扰。
试剂与耗材准备
配制电解液(碘化钾、溴化钾、冰乙酸混合液),液面需浸没电解池极片约2厘米。
准备样品:固体样品需研磨至0.2mm以下,液体样品按需稀释;称取50±0.5mg样品(如煤样),覆盖三氧化钨或其他催化剂。
二、开机与预热
启动仪器
打开测硫仪电源,连接电脑并启动控制程序,观察程序界面温度显示是否正常。
设置参数:燃烧温度(通常1050-1150℃)、气体流量(1000ml/min)、反应时间等。
预热与气路调节
等待炉温升至设定值(约30-40分钟)。
调节流量计至1L/min,捏住气管检查气密性(流量计降至Z低为正常)。
开启搅拌器,调整速度至电解液气泡均匀分布,避免失步现象。
三、实验操作流程
样品测试
放置样品至瓷舟或进样器,输入样品信息及编号。
送入废样(含硫量>1%)平衡电解液,直至仪器显示正常计数(避免结果偏低)。
正式测试时,仪器自动完成燃烧、电解及数据采集,记录硫含量结果。
四、实验后处理
数据与清理
核对数据准确性,计算平均值及偏差,生成检测报告。
清洗电解池及极片,更换废液,清理瓷舟残渣。
维护保养
定期检查气泵、硅碳管、搅拌器磁力等部件,更换老化或损坏配件。
校准温度传感器(热电偶)及流量计,确保控温精度±5℃。
五、注意事项
气密性要求:流量计浮子需能降至零点以下,漏气会导致结果异常。
电解液状态:若迅速变红或含硫量计数异常,可能因搅拌失步或气路故障。
安全防护:高温操作时避免直接接触炉体,实验需在通风环境下进行。
以上规程综合了不同测硫仪型号及方法的通用步骤,具体操作需结合仪器说明书调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