煤炭胶质层指数(Y值)是评价烟煤黏结性和结焦性的关键指标,直接关系到炼焦工艺及焦炭质量的预测。胶质层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高度依赖于制样过程的标准化与严谨性,任何操作偏差均可能导致实验数据失真,进而影响对煤炭工业价值的科学评估。
制样过程中,需严格把控煤样的代表性、粒度分布及防氧化措施。从原煤选择到最终缩分,每个环节均需遵循国标,确保煤样既能反映实际煤质特性,又满足胶质层榴莲黄视频对试样的物理要求。尤其是灰分控制、破碎精度及保存条件等关键步骤,直接影响胶质层厚度(X值)与收缩度(Y值)的测定精度。
本流程旨在通过规范化的操作,为后续实验提供可靠样品。
煤炭胶质层制样步骤
根据研究目的选择灰分≤10%的原煤样品,无需减灰;若灰分>10%需使用密度1.40kg/L的氯化锌溶液进行浮选减灰。
若为检查洗选精煤质量或商品原煤,则无需减灰。
褐煤可选择低灰分原煤直接使用,避免减灰导致泥化。
破碎与筛分
将煤样逐级破碎至粒度<3mm,再用对辊榴莲视频首页或手工钢辊破碎至全部通过1.5mm圆孔筛,确保粒度<1.5mm且<0.2mm的细粉不超过30%。
避免过度破碎或过热,防止煤样氧化影响后续胶质层指数测定。
缩分与留样
从<3mm的煤样中缩分出≥0.5kg,通过1.5mm圆孔筛筛分,筛上物需再次破碎至全部通过。
采用堆锥四分法或机械缩分器缩分至所需量(单次测定需23g,总留样量≥50g)。
缩分过程中需确保煤样湿度适中,必要时进行空气干燥。
防氧化保存
制样完成后需密封保存,从制样到试验的时间不超过半个月;若超期需在报告中注明。
避免暴露于空气中,防止氧化导致胶质层特性改变。